第1096章 金池的佛法(2/2)
齐天大圣低声的向玄奘法师问道。
——远远的见到这禅院的刹那,齐天大圣便几乎是被这禅院当中的凶戾妖气刺激得要一棍子扫过去。
还是玄奘法师劝住了他,说是这禅院当中,有高僧坐镇。
可现在,在齐天大圣的眼中,这禅院之内,哪里像有什么高僧的样子?
“法师,你说有没有可能,你所想见的高僧,并非是这禅院的僧人,而是被他们捉来的人?”
片刻,齐天大圣又小声的提出另一个猜测。
若是以这个猜测,玄奘法师想要见到那观音禅院的高僧,想必是不容易的。
“莫急,莫急。”玄奘法师安抚道。
这观音禅院的布局,和其他佛寺的布局有所不同——此间的布局,格外的富丽堂皇,也格外的光明正大。
其内,可以说是没有丝毫的曲折。
虽然这禅院极大极大,可只是站在门口,便能将禅院当中的布局,将禅院各处的风物景象,都收入眼练。
而整个禅院当中,最为震撼人心的,自然便是正对着大门的正殿。
正殿当中,一座金闪闪的莲观音像,堪称巍峨!
其以金玉为身,琉银为饰,又有珊瑚,珠贝等,分别点缀,化作观音手中的莲,以及座下的莲台。
这莲观音像,以一种悲悯的姿态,垂目注视众生——其上,明明是没有任何的,有观音大菩萨驻足过的灵光。
可在这佛门七宝,在这诸多财富的点缀之下,那莲观音像当中,竟似乎是自生灵性一般。
随后,玄奘的目光,便落到那观音像之下的老和尚身上。
这老僧,在莲台之下端坐,姿态便和那观音像一般的悲悯慈和。
无比安然的气息,便从这老僧的身上弥散出来,调和着这观音禅院当中的珠光宝气,使得此间的珠光宝气,丝毫不喧宾夺主。
使得外人进来,一眼便看出来,此间乃是佛门的禅院,而非是财神的金阙。
这一刻,无论是玄奘法师还是齐天大圣,便都真真切切的意识到,眼前这位,便是他们要找的‘高僧’。
“老僧金池,见过玄奘法师。”看着正门处的玄奘法师,金池禅师便也是远远的一礼。
他身上的衣着,精致又用心,显露出来的细节当中,更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巧思。
尤其是披在最外面的袈裟,异常的华丽。
“禅师这一身罗衫,好生吓人。”齐天大圣顿时就笑了起来,他找茬一般,直接开口。
“禅师这一脉的佛法,都如禅师这般的奢华么?”
齐天大圣说着,便又指了指那观音像。
“观音菩萨,俺老孙也是见过的——却不曾见过他如此珠光宝气的模样。”
“阿弥陀佛,贫僧玄奘,自中域大唐而来,感应禅师禅意而至。”
“敢问禅师,何以如此奢华?”玄奘亦是出声问道。“却不知,这奢华之间,又有什么佛法?”
言语之间,玄奘已经是走到了金池禅师的面前坐下。
“奢华之间,并无佛法。”金池禅师微微一笑,将手中的念珠,往旁边一放。
这念珠,乃是将明珠磨成粉,凝成墨,然后以毫笔沿着那菩提子的纹路而动,在其上书写佛经,最后串联而成。
这么一串念珠,想要做成,所需要耗费的财富和精力,都是极其的重。
“愿闻其详。”看着金池禅师那毫不在意的模样,玄奘法师的眉头,也是微微一皱。
他对于奢华,是极其不喜的——一则,奢华之物,侵蚀心志。
二来,佛法所讲究的,乃是普度众生,以该广度众生。
这无比奢华的财富,聚集起来,便只是死物,凭白的消磨心志。
可若是放出去,换成其他的东西,如同食物,衣服,工具等等,便不知道能帮助多少人了。
而这样的一个奢华的僧人,不该有如此的禅心禅意才对。
——尤其是,其说着,这奢华当中,并无佛法。
那其对这财富,就更不应该在意,更不应该聚敛如此的财富了。
总之,在玄奘的映象当中,眼前这位高僧禅师,和这禅院的环境,可谓是格格不入。
面对这玄奘的问题,出乎意料的,金池禅师并不曾提及佛法,而是说起了另外的一件事,说起了‘人心’。
“世人,大多都是浅薄之辈,先敬罗衣后敬人。”
“我不着此罗衣,显此财富,世人又如何知晓我佛法精湛?”
“那诸多的信众,又如何信我,只想传法,而无意敛财?”
正当玄奘要开口的时候,金池禅师便已经是又将那无比珍贵的念珠拿了起来。
“我知晓法师想要说什么。”
“只是,以法师之见,这天地之间,是能见本质的人更多,还是先敬罗衣后敬人的浅薄之辈更多呢?”
“自然是后者。”玄奘法师毫不犹豫的道。
“正是如此。”金池禅师点着头。
“法师所言,佛法根本不动,外相应时而变。”
“既然世人,多是先敬罗衣后敬人的浅薄之辈,那我自然也要先展现此罗衣。”
“唯有如此,他们才会听我言语,才会将我的言语放在心上。”
“如此,才能广传佛法,教化众生。”
金池禅师说道。
“天地众生,浅薄者多,深邃者少。”
“而那浅薄之辈,不是更加应该被佛法教化吗?”
听着金池禅师这一番言语,玄奘法师也不由得沉思起来。
这的确是他先前从未想过的一个角度。
旁边,想要找茬的齐天大圣,也同样是安静下来,和玄奘一般的沉思。
金池禅师的角度,很是清奇,也很有道理。
但齐天大圣却是本能的觉得这说法当中,有一些问题。
——可当他想要去深思那问题到底在哪里的时候,却是什么也想不出来。
就在他急得抓耳挠腮的时候,玄奘法师的声音,便从旁边响起。
“不对,不对。”玄奘摇着头。
“禅师的言语,听起来极有道理,但实则却有一个谬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