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棒槌(2/2)
“这个有点意思,完善一下故事,可以拍成电影。”
“抓乱党的故事?”
“康熙年间,天地会欲挖大清龙脉,消息不慎走漏遭到追杀,青木堂堂主冼风流慌不择路逃进雍王府,被钮祜禄氏所救,藏在密室之中。
钮祜禄氏垂涎冼风流的美色,一次送饭时兽性大发把他奸污,从此食髓知味……”
“你能不能不胡说八道?”唐怡莹娇嗔道。
“观众会喜欢看。”冼耀文嬉笑一声,接着编故事,“钮祜禄氏接连奸污冼风流七七四十九天,某天,她发现自己怀孕,便把冼风流偷偷送出雍王府,圈养在某大宅。
谁知,某晚冼风流趁着看守松懈跑了,数月过去,钮祜禄氏生下一个儿子,九斤七两,这个孩子就是弘历。
弘历长大后几次下江南,真正的目的是找到冼风流灭口,但他找错了方向,冼风流一直在京城没离开,娶妻吕四娘……”
“你呀,越说越过分,别说了。”
冼耀文呵呵一笑,“好好好,不说,不说。”
说可以不说,但故事他打算让人写出来,而且是系列故事。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聊着,不知何时,店里来了一个年轻男人,头戴遮阳软毡帽,上身穿开领衬衣,俗称青年衫,肩上背一书包,下身卡其色长裤,脚上一双棕色胶底布鞋,比较典型的男大学生打扮。
大学生环顾一圈,开口问:“请问哪位是掌柜的?”
“我是。”唐怡莹回了一句,冲大学生招了招手,“先生请过来谈。”
大学生甫一来到八仙桌前,唐怡莹便问,“先生有东西要出手?”
“有一件东西,请掌柜的估个价,合适就出手。”大学生说着话,从书包里拿出一只小碗放于八仙桌正中央。
唐怡莹盯着碗端详了一阵,对大学生说:“我上手看看。”
话音落下,唐怡莹并未伸手,而是站起身绕着小碗看了一圈,然后两只手指捏着碗沿,碗底不离开桌面,轻轻转了一圈,没发现什么异常,她才把小碗拿在手里端详。
少顷,她将小碗放回桌面,说:“先生想出个什么价?”
“两万。”
唐怡莹淡声说:“雍正珐琅彩牡丹纹小碗,我看不准。”
大学生错愕,“掌柜的不想要?”
“看不到两万,我只能看到三千,先生诚心出手就是这个价。”
“掌柜的,这是我祖上传下来的宝贝,三千太少了,你给加点。”
“先生,三千是我能出的最高价,您可以上别家问问。”
大学生纠结片刻,张开一只手,“五千。”
唐怡莹摇摇头,“抱歉,我只能出到三千,多一分都不行。”
大学生沉默一会,从牙缝间吐出一个“卖”。
“稍等。”
唐怡莹拿出一本让渡簿,又从一个纸盒子里拿了一张蓝印纸,夹在让渡簿之间,唰唰唰写了一会,撕下一页放于一边,随即起身走到屏风后,没一会的工夫,手里拿着一沓钱回来。
她将纸页和钱拢在一块,递给大学生,“先生,东西过手,一概不退,钱有问题,你可以来找后账。”
大学生接过,只是用手指哗啦一下钱,也不点直接揣进裤兜里,场面话也没说,直接转身走人。
待人走远,冼耀文说:“这个碗值多少?”
唐怡莹张开右手,脸上喜形于色。
“5000?”
“5万。”
“嚯。”冼耀文吃惊道:“还是你的钱好挣,两分钟挣了四万七。”
“做古玩生意,讲的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这笔生意做了,下一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开张。”
唐怡莹拿起小碗,翻了个面,指着碗底的落款,“当年宫中财政极度窘迫,以赏赐、抵押和秘密变卖等方式,卖了不少宫中收藏的物件,这道划痕是我的杰作。”
冼耀文诧异,“这么巧?”
“不算巧,当年卖第一批物件时,那位还有雄心壮志将来再收回去,每一件上面都做了暗记,这是我做的暗记,前面一些年我已经遇见不下五十件。”
“哦,宫里流出的物件是不是值钱一点?”
“要看是什么东西,这个碗不分宫内宫外,遇见喜好这个的藏家,卖5万港币不是问题。”
“啧,如果刚才那个大学生是个懂行的,你打算多少收?”
“最多出到4万台币,再多有风险,但他是个棒槌,我出三千还是因为你在这里,不然我会开价五百。”
冼耀文呵呵笑道:“这么说,我耽误你挣钱了?”
唐怡莹放下小碗,坐进冼耀文怀里,“冼大老板,要不这个碗五万港币卖给你?”
“去去去,糊弄真洋鬼子去,别糊弄假洋鬼子。”
“真洋鬼子估计不稀罕,当年洋鬼子从京城买走了不少珐琅彩精品,东洋鬼子也买了不少,恭王府除书画以外的几乎全部珍宝都卖给了山中商会。”
“山中商会呀,我听说过,专门买卖艺术品,一开始卖东洋货,后来东洋制定了《古刹社稷保存法》,艺术品收购变得困难,便把目光盯向中国,美国市面上不少中国古玩是山中商会卖过去的。”
“你知道这么清楚?”
“巧合,山中商会的高丽桥总店卖给了一个叫山本为三郎的人,我翻阅山本为三郎的资料时看到山中商会的信息。”
“山本为三郎做什么的?”
“卖啤酒的,朝日麦酒。”
“大厂?”
“不大,被一家叫麒麟啤酒的厂压着打。”
“哦。”
……
汉城,新会笑旅馆。
孔令仙办公室,南云惠子坐在孔令仙的大班椅上,同孔令仙对坐。
“令仙酱,大会长希望在东亚食品旗下成立大韩民国酒会社,收购原大阪啤酒株式会社在韩国的子会社朝鲜啤酒株式会社,建立东亚啤酒会社,兼并汉城境内的优质烧酒作坊,成立东亚烧酒会社。”
“南云会长,现在韩国最好卖的是烧酒,啤酒厂的生产已经停滞,这时候收购朝鲜啤酒株式会社不是好时机。”
“正因为生产停滞才是收购的好时机,不然东亚啤酒马上会面临昭和啤酒的竞争,你确定自己能竞争得过朴斗秉?”
孔令仙诧异,“南云会长居然知道朴斗秉?”
“朴承稷的儿子,朴承稷商店二代目。”南云惠子淡淡地说道:“朴承稷商店已经改名,现在叫斗山。”
“南云会长,朴斗秉避难釜山,斗山业务萎缩严重,不能和东亚商会相提并论,就是孙会社东亚食品的实力也要超过斗山。”
南云惠子严肃地说道:“孔会长,不要看轻任何一个竞争对手。”
“是。”
“美国那边连续发酵技术已经趋近成熟,用不了多久,成本低廉的淡化啤酒会大面积推出市场,大会长称之为‘watery beer’,工业水啤。
消费者的口感需要培养,一旦昭和啤酒恢复生产,精酿啤酒大面积流入市场,消费者的口感被培养定型,工业水啤就很难抢占市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