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光宗耀明 > 第399章 人心已经散了

第399章 人心已经散了(1/2)

目录
好书推荐: 从海岛领主开始 末世:我的物品无限升级 农门替婚之庄园夫人逆袭 非正常美食文 法师之上! 穿成年代文重生女主的对照组 三大拽公主PK三校草 转职成为女大枪的我姓斯塔克? 重生之我在剧组加点拍戏 火影之我真不是宝可梦

第399章 人心已经散了

“不去!”

三十来岁的翩翩“佳公子”神情愕愤,像是被羞辱了。

“我虽三试不举,但岂能就此做个不入流的吏员,自毁前程?不去!”

“……方老,您看这……让您见笑了。”旁边一个老者只能对着另一个文士赔笑。

而在另一旁,还有两个拘束又惶恐的中年人,身上都穿着县衙里的皂服。

那文士的眼神复杂,看了看这“佳公子”之后又转向老者:“吕兄,陛下拜相,考选归进贤院管,文教部专司办学。许大人收到的京里消息,待文教部把诸省官学都理顺之后,将来乡试、会试,恐怕都会加上年齿之限。即便能行些方便,贤侄只怕最多也只能考一回了。”

“什么?”那公子哥如闻晴天霹雳,“只能……再考一科?”

那文士看了看他,表情仍旧友善:“太学一年结业已逾两千人,其中得同进士出身者也有过百人。朝廷实则已经做好了准备,将来恐怕是以诸省大学校结业者为主、乡试为辅了。然则考选限年齿之外,各处衙门不拘京里地方,将来用人也会限年齿。年逾不惑者,非殊才特准不得录用。”

听着听着,他忽然有怪诞的念头。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府尊的意思,让他早做打算,劝儿子到县衙或府衙先做个吏员。本就有秀才功名在身,眼下还是好办的。

而后眼神也看了看那两个皂吏,两人都低头看着鞋子,身躯微颤。

公鼐已经很小心了。家学渊源,他深知为官之道。登科之后,他知道他当时没号准新君的脉,给皇帝留下的印象并不好。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于是孝陵卫先被请了过来,突袭之后果然发现了罪证:前年通敌鞑虏的有,守丧期间寻欢作乐的有,妄议甚至咒骂皇帝大不敬的有,通奸内乱的有……总之,都是不赦之十恶里没有害普通小民的那种大罪。

“势不可违。”

“只不过嘴上说说终究容易,最终办起事来难免诸多妥协。”朱常洛笑道,“就好比王德完,他若只是像当年一样敢于直谏,没有到江南历练多年,又如何做得了税政部尚书?又好比舒柏卿,若只看过去作为,他这和光同尘的小官又岂能担当大任?可如今在承德府,他与漠北漠南诸部打起交道来又游刃有余。”

至于东林大学校的日常事务……高攀龙珠玉在前,顾宪成也在那,接手的人知道该怎么做。

朱常洛看了看几人:“先不聊这些。今天你们几人都是新学旧学都有涉猎的,再聊聊学问上的事。朕权且自夸,这格物致知论,朕倒仿佛是得天人神人所授。不论朝政还是平日琐事,以此法去思量决断,都有谋定乾坤、势如破竹之神效。既为天子,自然盼你们觉得这法子好,能多领悟一些,佐朕治国安民。”

方姓幕僚打断了他:“朝廷可没这个意思!官吏害民,自是国法难容,陛下更加难容!吕兄,还望体谅府尊的难处。什么为重,吕兄是明白的。”

……或许是因为,皇帝好像并不把他们看做臣仆,而是真的认为君臣该在治国一事上尽量有相同志向、商议裁处。

难得的是皇帝认可他们当年“愤青”的心情,只是不认可他们的做法。

但他们又能掀起什么风浪来呢?普通老百姓不知道他们之间的斗争,甚至不太关心。在南京和江南官场已经通过气、大家都力争像舒柏卿一样“迷途知返”的情况下,这些人手里握着的上官罪责起到的效果有限。他们要斗的是上官,甚至可以说是朝廷。

但核心方向指着普通吏员职位,官员们都想不粘锅,地方上的幕后黑手们也必须考虑自身处境。

但这种气氛对高攀龙来说还很陌生。看着徐光启、王徵在皇帝面前谈笑自如,一个个天地万物自然世界的例子和朝堂、江湖之间的事情被聊出来,这不像他过去在江南以为的朝堂气象。

在他过去的印象里,如此“霸道”的皇帝面前,朝堂重臣自然都是畏惧如虎的。

御驾缓缓向西,前面就是武昌府了。

扩编加俸,拜相放权,“人心”早就已经散了!连数年前知名的江南在野老愤青、东林书院的两位都被“招安”了!

于是又开始学术研讨。

但这么多年来,先是之前楚宗之乱里表现还行,此后又谨慎小心转变观念,公鼐还是一步步成为了湖广督学副使。

不料竟然是这样。

十多年以来,先做江夏知县,后做武昌知府,如今做督学副使,公鼐一直没有离开湖广。

又是一次“保大还是保小”,除非有些大族大户脑子不清楚,要不然还能怎么做?不是泰昌元年了,也不是朝廷有边患兵危的泰昌八年。

但是儿子说的也有道理。去做吏员之后,将来前程还有什么指望?更何况,吏员都是经办实务,既累且苦,还容易担干系。以他家中积蓄,让儿子继续攻读、再应乡试,那根本不算什么。可是,又说什么过了年限不允再考、不授新职?“那我宁愿潜心苦读再考最后一回!”那公子哥愤愤说道,“若仍旧不中,做个闲云野鹤也罢!”

总而言之,齐心协力把事态控制住,达到皇帝和朝廷想要的局面:自今以后,别再有什么官绅之别,都在官场。

而这之后,宣城知县气愤不已之下灵机一动,贡献了一个好办法。

“……知人善任,圣明莫过于陛下。”

然而首先就会波及两个他推荐安排到本县县衙做吏员的两个族人,更牵涉到他的儿子。

以他如今的官品,又熟悉湖广,在这样一次大变动当中自然大有机会。

湖广督学副使是公鼐,武昌过去有楚王,这楚王府改成的太学湖广书院自然也要承办一次天子讲学。

他这才看向那两个皂吏,无奈地说道:“品官以外,各级衙门书办、吏员,都会定标准。其余不论,要政令通畅,识文断字是最低要求。重要位置,只怕还要有功名出身。至于衙役……承德府和辽宁省那边,已经在做。衙役里最多的,将来都在治安司署,边军老兵、卫所兵充任为主。地方青壮要得这差使,也要先应了兵役再退伍转业。”

这一下许多一筹莫展的地方闻讯仿佛开了窍。哪怕不是真的把官军请来,以此为威慑,工作就好开展得多了。

起因无非是宁国府宣城县几个老吏互相打气,围攻了一趟宣城知县要个说法。

从无锡到南京,从南京到这里。这一路上,他和皇帝有了更多接触。不管是学问,还是君臣之间相处的气氛,都让他越来越心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我真的是正经法师啊 EVA:从迪迦归来的碇真嗣 人在箱庭,从落地成神开始 文明试炼:从华夏永昌开始 超级财阀,从差点失业开始 北美暴警:从抓捕吹牛老爹开始! 重生后再也不当破碎的他 霍格沃茨:别叫我制杖师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诸天模拟:从莽荒纪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