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泰昌大明 > 第723章 奏对(下)

第723章 奏对(下)(1/2)

目录
好书推荐: 异界神使 南洋风云1864 踏天之道 风起北美1625 网游之死神猎人 邪路英雄 南洋1931,从猪仔到巨枭 斗罗:我,太阳神 雪路 盘龙:开局抢夺至高神信物

第723章 奏对(下)

汪应蛟被皇帝这既喜且忧的眼神看得心里发毛。就在他快要忍不住低下头去的时候,已经从先前的震惊中恢复过来的叶向高突然轻轻地咳了一声,并说:“关于商税,臣有本奏,请皇上容臣补白。”叶向高站起身,先向皇帝躬身一礼。

皇帝的目光转向叶向高:“叶卿请讲。”

“皇上明鉴。”叶向高持笏躬身道:“据臣所知,地方官府自行设卡征税,固有吏治不修、中饱私囊之弊。但究其根本,亦有不得已之苦衷。”

“苦衷?”

“地方事务繁杂,开销颇多。如春秋祭祀、官学束脩、灾荒赈济、河工水利、桥梁修葺,乃至胥吏工食、募夫酬劳,皆有耗费。若只靠常例钱粮,根本不敷支用。”叶向高说,“若是尽数裁撤此等杂税,则恐地方诸事废弛,运转失灵,有损民生。故臣恳请陛下,三思权衡,以周利弊。”

朱常洛安静听完,脸上毫无波澜,只轻轻颔首:“这是老成谋国的话。地方用度拮据,也确实不错.”他稍作停顿,指尖在光滑的紫檀扶手上无意识地摩挲了一下,“不过,官府预算不足,绝不是纵容地方私自征税的理由。或者说,正是因为有这丛丛弊端,才更显出厘清、改制之必要。一味姑息迁就,非但于朝廷无益,反会滋养贪墨,积小弊成大患。长此以往,民力凋敝,根基动摇,绝非长治久安之道。”

叶向高何等敏锐,立刻反应过来,皇帝应该是又像先前那样,早有了主意。他面上不显,只顺着话头恭敬探询:“敢问皇上圣断?”

“循其理,顺其势。”朱常洛身体稍向前倾,目光扫过三位重臣,“既然地方官府的预算不足,那就增加地方官府的预算。”

“敢问这新增预算又要从哪里来呢?”叶向高接着问。

“当然是当地的税收。”朱常洛说道,“地方官府预算不足,这是事实。地方官府通过各种手段,以各种名义向当地百姓加征苛捐杂税也是事实。但就朕不信,地方官府已经把每一笔该收的税都收了,不信他们现在收的每一笔税都该收,更不信这收上去的税,都用在叶卿你刚才说的那些正事上。”

“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该收的税都收上来,把不该收的税免掉,然后再从这些钱中拿出一部分,用来补贴地方官府运作所必须的开支。而不是一味地姑息纵容。”

叶向高的眼中掠过一丝了然,但仍有不解。他眉头微蹙,思索着皇帝的话:“皇上的意思,是不是先厘清地方的税收,然后核准各地官府的支出,收税之后,收支相抵,盈余的便上缴朝廷?”

“对,但也不全对。”朱常洛语气平淡,嘴角牵起一丝弧度。

“请陛下赐教。”叶向高恭声道。

“税收上来之后,一部分留在地方支用,另一部分解送朝廷。这是不错的。但这税收,不是由地方官府自行征收后,结算盈余上缴朝廷,而是由朝廷统一征缴之后,再分给地方官府支用。”

朱常洛顿了顿,加重语气说,“具体来说,就是由户部选派干员,在天下州县,普遍设置户部分司衙门,专司税赋收发事宜。征收完毕,再依据事先核定之地方预算额度,将应留的部分拨付地方官府,专款专用。其余部分,则上缴京师,入为国税。如此,统一收税,央地分税,收支分明,既能解地方困窘,亦能防中饱私囊。”

叶向高稍加沉思,很快便明白了这套设计的关键——税权收归朝廷,分配亦由朝廷主导,地方获得的,是核定后的、有保障的经费,而非自行征税的权力。

想清楚之后,新的疑问随之而生:“这么干的话,岂不是要在天下各府州县遍设户部分司,派驻户部官员?如果只是为了征收商税,这动静是不是有点太大了些?”

朱常洛望着叶向高沉默了一会儿。“啧。这个事情朕本来没打算今天就说,但话既然讲到这儿了。朕也就一并说说。没错。朕就是要在天下各府州县遍设户部分司,专管地方税收。这个税不止于商税。但凡国税,无论田赋、商税、盐课还是杂课折银,都要纳入管辖。不过.”朱常洛舔了舔略有些发干的嘴唇,

“也不至于每个县都要派驻户部官员。像那种富庶繁华,商贾云集之县,税源丰厚,就可开设一分司衙门,派员专驻。而像那种贫瘠偏远,人口稀少的小县,则可由州、府一级的户部分司兼管其税务。至于各地要征哪些税,征多少税,则皆由户部,会同各级官员,依据各地实情,统一勘定。如此,不但能因地制宜,量入为出。还能增加国库收入。”

汪应蛟到底是南京户部尚书,闻听此策,他的眼神骤然一亮。如果真能按照这个思路推行财税制度改革,那便能彻底地改变以前那种复杂又混乱的局面,前所未有地将财税大权集中到户部身上。

他嘴唇微动,正要进言,不料首辅方从哲抢先一步,挺直身子拱手道:“臣有本奏,请皇上容禀。”

“方卿但说无妨。”朱常洛轻轻颔首,侧身倚向更靠近方从哲的那一侧扶手。

方从哲的声音带着一贯的沉稳:“按照以往的惯例,若要催督某县或者某几个县的钱粮,往往是派遣六品户部主事到地方去督管粮道;若要催督州、府一级的钱粮,则是让五品的户部郎中,到地方去督管粮道;而到了省一级,或者像现在这样遇到了奴贼逆乱这样的大事,则是直接派遣督饷侍郎乃至督饷尚书,专驻一地,号令四方,统管钱粮。而无论是各级粮道官员,还是督饷侍郎,都可以向督管地方的行政衙门下达牌票。”

“换言之,至少在粮饷事上,下派到地方的户部官员都是当地行政衙门的上官。如果沿用此例,派遣户部官员常驻地方,设立分司,那么该分司与地方行政衙门,当如何相处?”

“就譬如,”方从哲举例道:“若是在一富县,常驻一六品户部主事执掌分司,而该县知县不过七品。届时,是知县听命于分司主事,还是分司主事听命于知县?权责不明,恐生龃龉,反碍政令畅通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七零锦绣年华 总裁搞错了:三宝妈咪才是白月光 我的女友重生了 侯爷的旺夫娘子 大佬,出门记得装不熟 天后小青梅:竹马大叔,要抱抱 重生美利坚,我是华尔街传奇空头 男妃嫁到 终极保镖混女校 我将以魔女形态回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