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似是故乡来(1/2)
“撞杀老夫也!”
高渊和刘备也听到动静,走出大帐,就见到张飞在原地愣神,一位老者瘫倒在地,使劲揉著自己的老腰。
二人面面相覷,还是刘备出言问道:
“翼德,发生了何事?此为何人?”
“兄长...俺也不清楚怎么回事,刚出大帐,就撞上了这老...”略微撇了一眼,改变称呼,“这位长者。”
然后俯下身子,小心翼翼地將蔡邕扶起身来。极为恭谨地行了个礼:
“小子无状,衝撞长者,还请长者恕罪。”
“主公。”
糜芳赶上前来,为之介绍,“此乃蔡伯喈蔡议郎。”
“蔡伯喈?蔡大家!”
刘备神情一凛,对於蔡邕的名字可谓如雷贯耳。此人不但精通术数、天文、文学、音乐,还是有名的直言进諫之臣。
光和元年因为建议灵帝疏远宦官,又弹劾了数人贪赃枉法,因此得罪诸多权臣,获罪流放,至今已经有十一年之久。
只不过因为蔡邕收了顾雍为弟子,与吴郡士族交从过厚,又兼柴桑事务繁杂,实在没有时间登门拜访。
最主要的,还是蔡邕也是个耿直性子,很多朝廷內部的阴暗面,的確不適合说与他听。
就如同陆康一样,二人都和吴郡三姓有著千丝万缕的联繫。吴郡三姓受迫袁隗势大,不敢或者也不愿与刘备有所接触。
倘若二人得知袁隗有意连结吴郡士族,合力打压刘备,肯定第一时间就会上表弹劾,谁都拦不住。
真到那个时候,袁隗固然会损失顏面。
隱情公开,同样会引得刘备与吴郡士族彻底走向对立面,再无转圜余地,连最起码的“互不打扰”都无法保持。
政治向来如此,有些时候,並不是损人就能利己的。
关於周氏也同样如此。
周家想要在仕途有所寸进,就不敢得罪袁隗这位天下第一名门的族长。
周瑜除非开了天眼,否则也无法像高渊一样,能够准確预见到袁隗身死。
更何况如今明面上来看,看似何进大权独揽,实则袁隗已然不在棋局之中,反而身处局外,早已立於不败之地。
只不过周瑜思考的要比吴郡三姓更高一层。
在他看来,袁隗的输贏只能决定中枢朝堂归属,改变不了天下即將崩乱的大势。
深交刘备不可取,会受到袁隗的定向打击。
倘若藉助家族与袁氏的交情,赶走刘备,接收扬州,不但不会遭遇打击,反而可以借袁家之势,迅速稳固扬州,以为日后基业,然后再窥势而动。
主择臣,臣择主。
对於世家大族而言,最看重的便是己方利弊,其次才是能力。
陈宫弃曹操,陈登先迎吕布又归曹操,大抵也都是这个道理。
刘备赶忙以晚辈礼相执,“涿郡刘备,见过蔡议郎。”
“刘使君客气,老夫早就不是议郎了,如今不过是一介白身,当不起使君如此大礼。”
蔡邕嘴上这么说,身子却不偏不倚,生受了刘备这一礼。身为名士,且年长一辈,这一礼受得也是无可厚非。
然后看向张飞,笑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