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328章 ,轨道热潮与今年是未来10年最好的

第328章 ,轨道热潮与今年是未来10年最好的(1/2)

目录
好书推荐: 红楼:朕贵为天子,开后宫怎么了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超品炼丹师:从照顾师姐开始炼丹 模拟:身化烈焰后,青梅后悔终生 我成为权臣死遁后,皇上黑化了 斩神:开局执掌命运,加入假面 女尊:没有龙王命,偏有龙王病 庆余年之范家嫡长子 重生42血染逃荒路 大学生创业,这不是有手就行?

第328章 ,轨道热潮与今年是未来10年最好的一年

眾人在为定都之事感慨一番后,心里都明白定都这种关乎国本的大事,不是他们这些人能够左右的。伤感过后,大家便开始交流各自掌握的信息,这也是他们成立陕西会馆的主要目的。

孔晨清了清嗓子,说道:“总理府提出了一个设想,要在密云地区建立一个大型水坝,这个水坝既能防洪,又能增加直隶上百万亩的水浇地,集防洪抗旱功能於一体。

各位要是想在京城站稳脚跟,现在就可以著手建造砖窑厂、水泥厂。既然已经定都在直隶,直隶就是咱们大同社的根本,元首府肯定会著力巩固根基。接下来一二十年,整个直隶必然会掀起大规模新修水利设施的热潮。开办水泥厂、砖窑厂、矿石厂这些搞基建的作坊,肯定稳赚不赔。”

孔晨之所以透露这个消息,是因为他瞧不上这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辛苦活儿。砖窑厂和水泥厂几乎没什么技术难度,现在抢先入局,还能占个先机。等过上半年、一年,大家都反应过来了,到时候想要赚钱就得激烈竞爭一番。

其实关中已经有这种趋势了,从大同市占据延安府开始算,对基建的投入一年比一年大,修沥青马路,翻新城池,建设工业区,这就导致对水泥,砖头,砂石建筑材料需求极大,於是这几年关中商贾手里有点閒钱就会投入到这个行业当中,结果就是產能快速扩张,超过了需求,今年关中这些水泥,砖窑作坊因为竞爭太过激烈,甚至出现了亏本的情况。

后面大同社攻占了中原,又在整个北方开启了基建,大量在关中活不下去水泥,砖窑作坊,搬迁到中原,江淮,山东,北直隶等地这才及起死回生。但从这件事情就能看出,就是小作坊太过於脆弱了,没赶上好时候,不但不能赚钱,反而会把老本都给贴进去。

他现在把目光投向了蒸汽机行业。他是第一批蒸汽链上的產业供应商,这几年不仅赚了钱,还学到了技术。第二批开放蒸汽作坊名额的时候,他想尽办法搞到了一个。凭藉这个名额,他在长安股市筹集资金,了 15万两银,终於开办了一个蒸汽作坊。

隨著大同社的地盘不断扩大,建立的水利枢纽越来越多,对蒸汽抽水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即便现在蒸汽机的价格跌了一小半,但这个行业依旧利润丰厚,可以说是日进斗金。所以孔晨看不上那些没技术含量的行业,他一心盯著高技术、高利润的行业。

不过,孔晨看不上,並不代表其他人也看不上。姜瑄就打算涉足水泥和砖窑行业。他倒不是看中这些行业能赚多少钱,主要是因为这些行业属於劳动密集型行业。

不管是元首还是总理,都非常关注民生,而这些行业能够吸纳大量劳动力,养活更多的人。这样做能贏得元首的好感,让姜家在民朝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另外,姜家也清楚,元首治理地方向来是基建先行。接下来十几年,北方肯定会像当初的关中一样,进入大规模的基建阶段。砖窑厂和水泥厂本身就是能赚钱的行业。

田然笑著说:“各位要是有关係能弄到海船,跑海贸也是个非常赚钱的行当。现在朝鲜国已经被元首掌控,朝鲜国虽然是个小国,但也有三四百万人口,国內有丰富的木材、人参等药材,粮食也不少,这些都是不错的买卖,在海上跑个来回少说能赚几倍利润,多的甚至有十几倍。”

田然的话让眾人吃惊,哪怕是最赚钱的蒸汽机作坊,也没有几倍,十几倍的利润,以前他们就听说过海商赚钱,却没想到会如此赚钱,动不动几倍,十几倍的利润。

就在眾人还处于震惊状態的时候,他压低了声音神秘地说:“朝鲜和中原不一样,那里的工价不仅低,而且不需要交厚生金,也不用管工作时长,更没有工匠司的监管。我已经打算在朝鲜建立钢铁厂。”

田然的话让所有人都不禁屏住了呼吸。这一年多来,他们虽然赚了钱,但有些不该的钱出去,心里还是很心疼。

从来没听说过请工匠还要管工匠养老的道理,这简直是顛覆了以往的认知,以前可都是徒弟给师傅养老。

还有就是不允许加班,逼著他们雇用更多的工匠。每多雇一个工匠,不但要付一份工钱,还要交一份厚生金。他们寧愿加班,也不想多僱人。

只可惜现在胳膊拧不过大腿,他们只能服从元首府的命令,要是敢违反元首的命令,工匠司的人可不会轻易放过他们。

工匠司让他们感觉有个锁链悬在他们的头顶,隨时隨地有可能勒住他们,但偏偏工匠司的规模越来越大,一年前工匠司发出管理条例,要求所有僱佣规模超过100人的作坊都建立工匠司分部,以方便他们管理。

但工匠司所谓的管理,是要求他们出钱,请夫子开夜宵,让工匠能识文认字,请老师傅培训技术,还要提供手套,口罩等等

他们自己钱请人来管理自己,为难自己,天下还有比这更荒谬的事情,但偏偏这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但如果到中原之外的地区开作坊,工匠司不可能追过来,限制就少多了,僱佣成本也更低。不少人听了田然的话,心里都动了去朝鲜开作坊的念头,毕竟朝鲜离直隶也不算远。大家围坐在一起询问朝鲜的情况。田然也没保留,把朝鲜的情况一五一十的说出来。

高秀英满脸鄙夷,耻笑道:“一个个大老爷们儿,却只想著这几文钱的事儿,瞧你们也就这点出息。”

孔晨不服气地涨红了脸,辩驳道:“这叫该的,该省的省,元首的法令我们自然不敢违反。但朝鲜是民朝的藩属国,我们在那里建作坊,有何不可?”

高兰英不屑地撇了撇嘴,鄙夷道:“目光短浅,只盯著自己那点私利,你们也就这点格局。现在哪儿赚不到钱,非要在工匠身上扣这几文钱。本来我打算找你们共举大事,现在看来,你们不过是见小利而忘义之辈,算了吧。”

田然好奇地问道:“高掌柜是女中豪杰,不知道你又想做何等大事?”

高兰英傲然地挺直了腰板,说道:“现在天下最赚钱的买卖,除了蒸汽作坊,就属建轨道业。现在整个关中到处都在传唱『轨道一通黄金万两』。从关中跑向洛阳的轨道马车,车水马龙,络绎不绝。

用这样的轨道马车把长安的货物运到洛阳,每百里运费三两银,一半都是利润。长安到洛阳的轨道马车,最多 5年就能回本,剩下的全是赚的。更重要的是,修筑轨道马车能快速运兵运货,利国利民又利己,这才是真正的多贏,不比你们扣那几文银子强多了?”

孔晨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说道:“轨道赚钱,关中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但这是大同社赚的钱。高掌柜虽然在大同社有点关係,但只怕也没本事独立承包一段轨道吧。”

其实,轨道赚钱关中的人都清楚,但敢涉足这个行业的没几个。一方面,投入实在太大,一里轨道就要几千两银,大同社修了几千里轨道,费几百万两,再加上沿途修建车站、仓库的费用,投入了上千万两。如此巨大的投资,让他们有自知之明,不敢轻易进入。另一方面,修路向来是朝廷的事,他们也没想过自己有资格涉足这个產业。

高兰英自信地笑道:“事在人为。现在轨道赚钱,我们知道,大同社官员也知道。扬州知府想修轨道,山西、直隶、河南的官员都申请修筑轨道。大同社光北方就有几百个州县,这么多府县需要轨道,他们哪修得过来?这就给了我们机会。我们有钱,大同社官员有权,双方联合起来修轨道,轨道一通,我们就有了一份旱涝保收的铁桿庄稼。”

有人质疑道:“事情会有这么简单,都督会允许我们建设轨道?”

高兰英冷哼一声,说道:“你以为有多难?我们出钱修轨道,能快速运兵运货,地方官员能有政绩,我们能赚钱,当地的百姓还有一份差,这对大家都有利。只要我们联合大同社员推动,怎么会不成功?”

田然等人对视了一眼,眼中都燃起了炽热的火焰。如果真能推动民间修轨道,那可就有了稳定的財源。这轨道行业天然具有垄断性,轨道建好后就能躺著收钱,不像其他行业,现在赚钱,过几年就难说了。

现在他们赚了钱,不能把钱投到田地上,谁敢购买土地,就会遭受到元首府毫不留情的镇压,但其他行业又不像种地那样旱涝保收。这些商贾內心是想置办一份铁桿庄家,哪怕后世子孙愚钝,靠著这份铁桿,也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和建造轨道显然就是非常適合的铁桿庄稼。

姜瑄急切地问道:“那我们要联合修建哪段轨道?”

高兰英胸有成竹地说:“就修洛阳到高迪段的轨道,一直修到海边。这样,海贸的货物就能通过这段轨道进入中原,再到关中。海商利润高,这段轨道修好,整个北方海贸的货物都得经过我们的轨道进入中原腹地。”

孔晨皱著眉头,担忧道:“我们虽然有些钱,但一下子要修上千里的轨道,这沿路的土地怎么徵调?江南河道多,又要修多少桥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乃木坂之上行的坂 从民俗文字游戏开始救世 难道我就是神 港综:从龙城岁月开始 从机甲坟场开始无限进化 国运游戏王:只有我知晓卡图故事 战锤:当狼王收养了赛亚人 照美冥:向水影大人献上忠诚 领主:从打造植物要塞开始 没钱上学的我只能去当邪神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