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笑话一般的北伐与奴工的反抗(2/2)
张溥尴尬道:“四路大军只有两路和大同军交战,但皆是大败而归。”
张采则小声说着详细的战报。听完这次北伐的经过,夏允彝有点失望,其实他在内心已经有预感是这个,不然哪怕是打个平,甚至稍微小败,朝廷只怕都会宣扬出来。但现在北伐的消息封的这么严,显然是败的太惨了。
夏允彝道:“朝廷要加快整军备战了,现在北方已经没有金国,我等也不可能祈求上苍每年都给北方降下大灾,大同社要不了几年必定会出兵江南,朝廷的军队如果还是这种战斗力,我大明就真亡了。”
张溥苦笑道:“侯首辅也有这方面想法,但想练精兵就要有钱,偏偏朝廷这两年的情况大家也清楚,无粮无钱,我等又不可能学习大同社,盘剥地方大族的钱财和土地。”
说到钱粮问题,夏允彝也是叹了一口气,他今年弄到了60多万石粮食,冠军江南,但这点税赋在江北的县,确是比比皆是,要知道江北的粮食收成可是远远不如江南,更不要说这两年北方还天灾不断,这就能看出双方税收效率差距极大。
更不要说,江南大部分的县是收不到多少粮食税,而江北的县城大部分的田赋都比江南高。
他这一年当县令的感触非常深,他发现想要解决地方上的问题,用大同社的方法是最直截了当,见效最快的,偏偏这是他最不能接受的方法,要真用了这些方法,他何不加入大同军,也不用在南方煎熬了。
“如何才能让朝廷振奋起来?让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夏允彝感叹道。
张溥听到夏允彝的问题囧囧有神,他可没忘记当初几社三问给自己带来的尴尬,现在又来一个三问。
就在他们一行人往官署走的时候,他们忽然发现街道上的人群,开始有组织起来,领头的叫大吼一句道:“我们要生存。”
后面一群穿的破破烂烂的女工,男工也声嘶力竭道:“我们要生存。”
“我们要有吃饭的权利。”
男工女工继续吼道:“我们要有吃饭的权利。”
“我们要有生病得到医疗的权利。”
男工女工继续吼道:“我们要有生病得到医疗的权利。”
“我们要有休息的权利。”
男工女工继续吼道:“我们要有休息的权利。”
街道两旁的金陵百姓正议论纷纷的看着这一幕,他们当中既有露出幸灾乐祸表情的,也有露出好奇神情的,还有担忧的,可以说市井百态皆在于此。
“怎么回事?”眼前的这一幕,让张溥等人有点不知所措了。
张溥的亲卫当即冲到人群当中打听。
没多久回来禀报道:“少爷,这些都是曹家纺织作坊的工匠,这两年朝廷开海,金陵城的纺织作坊越来越多,曹家纺织作坊利用他们在北方的关系购买了新式的纺织机,在这两年大发其财。”
而后亲卫鄙夷道:“但曹家人贪婪无比,把工匠的工钱压到最低不说,他们还喜欢购买奴仆,而后拼命压榨奴仆,给曹家做事奴仆一日三餐只能吃红薯,而且做工时间极长,据说曹家人从北方买来了马灯,马灯把厂房照的灯火通明,工匠一直要做到晚上子时才允许休息。”
“前两天好像是有一个工匠因为休息不够,不知怎的把手杵到机器当中被压断了。曹家人却无耻无义,把工匠丢出厂房就不管,继续开动机器生产丝绸,据说卖给曹家当奴仆的,从来就没有活过第二年。”
张采勃然大怒道:“如此草菅人命,这个曹氏真该死。”
张溥问道:“官府没有过问吗?”
亲卫道:“那名工匠是曹家的奴仆,官府想管也管不了。”
夏允彝冷脸道:“是管不了,还是不想管,人命关天,一句管不了就不管了。”
亲卫苦笑道:“这些小人就不清楚了。”
张溥道:“受伤者是奴仆,朝廷的确也不好管。”
夏允彝冷笑道:“天如兄,有些事情朝廷不管,那其他人就会取而代之。”
他指着这群人道:“如果没人管此事,他们是如何组织起来的?”
张溥听到这话,内心一惊冷汗顿时流下来了,谁最喜欢组织百姓?这不就是江北的大同社,他们已经渗透到江南来了,他越想越是冷汗直流。
如果江南都是大同军的探子,那等大同军来了,他们该如何守城?
而此时工匠们已经包围曹氏纺织厂。
一个穿着丝绸身材肥硕的人在几个家丁的护卫下,来到人群面前道呵斥道:“你们不进厂里做工,围在这里做什么,是想造反不成。”
这时候一个青年站出来道:“我们要争取自己的权利,前日赵旭被压断的手,需要20两银子来救治,这笔钱必须要由你们出,而且他手断了,你们曹氏也要负责养他。”
曹老板冷笑道:“赵旭又不是我爹,我凭什么养他。”
青年道:“赵旭是为作坊受伤的,你凭什么不养?而且我们只是想活下去而已,作坊再这样没日没夜的干,我们都要累死,你已经赚了这么多钱了,难道就不能给我们一条活路吗。”。
曹老板冷笑道:“我赚的钱和你们有什么关系?你们最好马上给我上工,江南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人一抓一大把。”
而后他又指着一群熟悉的面孔道:“还有你们已经卖给了我曹家,就是我曹家的奴仆,谁给你们胆子来造反的,老子哪怕把你们杖毙了,也不了几个钱,我数三声,你们再不上工,老子就要你们的命。”
那些有奴仆籍的工匠还真被吓住了,但前面的年轻人大吼一声道:“大家不要怕他,再这样被曹家压榨下去,今天大伙不死,明天也要死。同样是死,今天大家和曹氏拼个鱼死网破。”
说完后方有一个工匠拿了一个瓷瓶递到他手中,所有人还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但年轻人忽然拿出一个火折子,点燃了瓷瓶口的一些布。
“轰!”一朵火苗忽然升起来,在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之时,他把带火苗的瓷瓶丢给了曹老板。
“啊啊啊!”顿时他就成了一个火人,不断挣扎,四周的家丁想要用水扑灭这些火,结果一浇水火苗更大了。
“砰砰砰!”这个时候一个个燃烧的瓷瓶丢向了已经成火人的曹老板,另一部分则丢向了那个纺织厂。
“呼呼!”滔天的大火瞬间引燃,4周看热闹的人也被这火焰吓到了,那些抗议的工匠纷纷逃离,百姓也乱窜,场面极其混乱,只有燃烧的纺织厂和那个曹老板,静静的待在原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