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通胀银的物价影响(2/2)
摊位费是固定的,很便宜。
直接缴税也就不算特別多,大概就一成三或者再高一点。
真正让物价高的是因为通胀银。
缴税时,用白银结算的话,轮到最终纳税时,竟然要加征三成的通胀银?
这三成的加征当然就太高了。
那些商人是因为威德尔用银幣结算的缘故,所以提高了商品价格。
威德尔这才明白过来,之前明朝官员抽检的钱幣样品去熔炼,然后契书上填了几笔是这么个意思。
他很怀疑商人被收取这么高的税,还能不能赚到利润,而要是让他知道,大明现在的金银比的匯率达到一比十九,定然会更吃惊。
毕竟欧洲银行家有个常识,货幣的金银比值是一比十七,大明这的黄金现在价值提的太高了。
欧洲那些懂金融的银行家们要是知道,明朝的金银价格比,必然会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这个国家现在在做的政策,其实是在吸收黄金,返销白银。
所谓的明朝商人喜欢白银,已经改变。
即便货到手的量,不如威德尔自己的预期,但是收穫的东西確实是好东西。
十几件外销版本的官窑瓷器,还有上百匹蜀锦,另外还有一些漆器和工艺极佳的民间字画。
只不过令人失望的是,这些字画呢,到底是谁画的那就不好说了“
这些倒腾到欧洲,绝对价值不菲,光是那些茶叶,威德尔很肯定,一定会让英国国內那些贵族们哄抢。
英国贸易舰队停留寧波港不到一个月,补给完成后,威德尔尝试著询问那些明朝商人,能不能购买他们的船只。
威德尔是一直都对此非常关注,但可惜的是,这些商人通通拒绝了,全都表示,如果他没有官府的批文,商人卖船给他,在明朝是斩首的死罪。
这样的答覆,也就是乾脆的拒绝了。
海船渐渐离岸远去,他內心复杂,目光闪烁,最后只留下来一句话,结束自己的一切胡思乱想。
“我一定会再回来的—一定!”
崇禎十年,十一月初。
朱由检很鬱闷,他还想歇息来著,却收到了南洋陈奇瑜的奏疏,报告他已经和莫臥儿和谈成功了,莫臥儿答应割让北部的西孟地区给大明。
战爭结束了。
皇帝当时还以为是因为郑芝龙的压力,沙贾汗才被迫同意的。
之后没过多少天,他才收到了郑芝龙的奏疏报告。
攻打加尔各答的计划被中断了,郑芝龙都登陆成功,打杀了莫臥儿两百来人。
这才从当地的葡萄牙人那得悉,陈奇瑜已经代表大明和莫臥儿皇帝沙贾汗和谈成功了。
按照大明对条约的態度是一向承认,战斗只能终止,他只能吐出占领地盘,被迫离开加尔各答,令朱由检对此十分鬱闷。
你陈奇瑜,怎么早不和谈成功,晚不和谈成功,四年都没谈成,偏偏在朕了二十几万两银子,都把郑芝龙的福建水师舰队给你开到印度洋了,你告诉朕谈判成功,战爭已经结束了?
朕看你是觉得朕这银子多到没处了是吧?
可偏偏陈奇瑜是按照自己諭旨办事,自己之前催了好几回,这恰好就谈成了,也怪不得他。
鬱闷,朕那二十几万两白的银子,现在算是命中该的钱。
不过好在,大约杀了莫臥几这二百来人是不要赔偿沙贾汗的,反正郑芝龙是已经开始往福建溜了,奏疏中也没说给过赔偿什么的。
话虽如此,朱由检內心抱怨,但战爭结束也是好事,这样他也终於能把南洋的兵马撤回来一部分了,还有大量的补给线可以收回,让他算是鬆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