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另一种成功(2/2)
寧言看著放映员將最后一卷胶片装上机器,35mm的片孔在光线下闪烁,像一串银色的眼泪。
韩三屏凑过来,身上带著浓重的烟味:“小子,等会儿放映完,派拉蒙的人想和你谈全球发行。”
“先让观眾看完电影。”寧言盯著胶片上的划痕,那是武汉爆破时,摄影机进水留下的瑕疵,“有些故事,不能被商业谈判打断。”
放映厅的灯光渐暗,银幕上亮起1947年的江汉平原。
当张国墙饰演的军人捧起带血的稻穗,后排传来压抑的抽气声。
刘奕君解开救生衣,把生的机会让给刘艺菲时,有位特邀而来的老將军突然站起来敬礼,胸前的勋章在黑暗中闪光。
最让观眾动容的,是当刘奕君被吊死在街头时,仍旧瞳孔放大,嗓子因为长时间没有接触水,变得嘶哑,但仍然有力的喊出“革命一定会胜利!”
整个放映厅鸦雀无声,只有胶片转动的沙沙声。
他知道,这个瞬间,歷史不再是课本上的铅字,而是银幕上真实的心跳。
电影放映结束。
“寧导,”《人民日报》的记者提问,“您觉得《麦浪》获奖后,会带动歷史题材的热潮吗?”
“我更希望它成为起点,”寧言望著台下邀请过来的老教授和年轻学生,“让更多人知道,歷史不是胜利者的勋章,是每个普通人的故事。”
“寧导,您现在是什么心情?”
“什么心情?”听到这个问题,寧言嘴角有些上扬,目光看了看张一谋。
“一个多月前,当时张导的《英雄》在大会堂举办首映,当时门口的秦兵以及其他布置给了我深深的震撼!”
语气微微一顿,接著:“当时我羡慕的眼泪化作口水深深的流淌在心里。”
“现在……我也在大会堂办了首映礼,张导,我可以不再羡慕你了。”
有些俏皮的语气,配合著下方张一谋的大笑,让会场庄严肃穆的氛围撕开了一个缺口。
后面的提问也不再沉重,现场的气氛也慢慢调动了起来。
掌声雷动中,顾怀山悄悄起身离开。
经过走廊时,他看见寧言正在给孤儿院里的孩子们签名,老院长的胶片相机掛在脖子上,和二十年前的自己一模一样。
“顾董,”寧言抬头,“要不要看看孩子们排的《麦浪》短剧?”
他望著孩子们用纸板做的银铃鐺,忽然笑了:“不了,我还有个电话要打。”
转身时,他摸出手机,给上海联合院线发去简讯:“把《麦浪》的排片再加500块,黄金场次提到40%。”
首映礼结束后,寧言站在人民大会堂前,望著满天星斗。
一道身影靠近寧言,“寧导,谢谢!”
“陈总,你谢我什么?”
自从那晚的扬子江饭店,这是寧言第二次看到陈今飞。
“谢谢寧导救了茜茜,也谢谢你给茜茜的角色加戏。”
寧言轻轻笑了笑,算是回应。
楚晓柔只是个瓶配角,拍摄过程中两度加戏,整部影片呈现出来后,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女主角呢。
甚至为了合理性,寧言特地走访当地的老人,根据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进行改良,让这个人物更丰满。
至於加戏是因为陈今飞还是其他的,那就只有寧言才知道了。
“陈总的感谢只停留在口头上?”对陈今飞,寧言没多少客气。
“哈哈,这当然不会,”陈今飞语气豪迈,“我名下有几块地皮,寧导要是有感兴趣的,价格包你满意。”
“陈总果然如传言中的大方,”寧言和他握了握手,“等考虑好一定麻烦陈总。”
“好说,好说。”
望著陈今飞大步离去的背影,寧言眼神闪烁,不知道在想著什么。
“寧言哥,你说那些人在天上会听见今晚的掌声吗?”
刘艺菲走过来,手里攥著观眾送的稻穗。
他接过稻穗,想起江汉平原的老人们:“他们听见的,是稻浪的声音,是江水的声音,是千万个走进影院的观眾,和歷史对话的声音。”
远处,顾怀山的车灯光芒渐远,韩三屏正和派拉蒙代表比划著名数字,张一谋和陈凯鸽在討论镜头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