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又红又专的李平安(1/2)
“同志,你好,我是咱们省《陕北日报》的记者赵无极,你就是李平安同志吧?你的事跡我听说了,真是了不起啊”
被县里的领导亲自从火车站接到,顺便跟著领导一起坐吉普车赶到煤矿的省报纸记者赵无极,从车上一下来,辨別过迎接眾人身份后,立刻推了推鼻樑上的黑框眼镜,热情地握住李平安的手来回晃荡。
“贫下中农出身的子弟,能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搞出技术发明,太符合当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了”
看著眼前这位穿著洗得发黄的白衬衣,鼻樑上架著一个黑框眼镜,胸前別著一枚像章,標准的六七十年代知识分子打扮赵无极,李平安並不会因为对方的热情,就放鬆警惕,大大咧咧的跟对方说话。
宣传一直是主阵地,各方重点关照的对象,这年头能在报社里生存下来的,要么是人精中的人精,要么就是思想方面正的发邪的存在,一个字说错,你人就完了。
面对著赵无极的夸奖,李平安保持著憨厚的笑容,组织了一下语言后,这才开口回道:“赵记者你太过奖了,能搞出这点小发明,全靠党的培养和领导的支持,要是单凭我一个人,是绝对做不出来的”
此言一出,不止是煤矿的赵德柱,就连跟著记者一起来的县领导,也衝著李平安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这个小同志,觉悟很高嘛,不错,不错,知道把功劳归功於党和组织的培养,没有跟其他丝毫觉悟不讲的同志一样,一有点成绩就骄傲自满,把功劳全揽在自己身上,丝毫不提党和领导的功劳。
赵德柱更是心里有了底,昨晚在小食堂和李平安的一番骯脏py交易后,赵德柱本来还担心李平安不会说话,聊起来就忘了答应自己的事,现在跟记者见面后的第一句话就定下了基调,自己无忧矣。
赵无极也诧异的看了李平安一眼,在来之前的火车上,赵无极已经把李平安的资料看了一遍,知道李平安就是个农村长大的孩子,家里也没什么领导背景。
本以为对他进行採访,还需要自己绞尽脑汁的对他的回答润色一番,没想到这个小伙子说话如此得体,这下看来自己的这趟採访会轻鬆很多。
有了这个想法,赵无极脸上的笑容更真诚了几分。
赵无极来的急,在门口没有过多的寒暄,直接就拉著李平安在煤矿中找了个会议室,开始进入了正题。
赵无极推了推眼镜,翻开笔记本问道:“李同志,能详细说说你这个发明的过程吗?特別是怎么想到要解决这个问题的?”
李平安注意到赵德柱和县领导都坐在一旁,谨慎地回答:“其实这个想法很简单,当时我从县里回家,在回家的山路上,恰好遇见了煤矿的车队刚过一个下坡,卡车停在路边让剎车鼓慢慢散热”
说到这里,李平安顿了顿,看了眼紧张期待看向自己的赵德柱后,这才继续往下说:“我看著这么多车停下来不动,心里好奇,就上前去跟车队攀谈,那时候恰好是革委会主任赵德柱同志带队,赵德柱同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