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华殿(1/2)
辰时。
皇宫的晨钟声穿过了整个端本宫,朱慈烺摩挲著刚拿到的出宫手諭,绢帛上的“安抚黎庶”四个字的墨跡还未乾。这纸諭书,就是他即將摆脱命运的第一道曙光。
他立刻唤来东宫典璽李守忠:
“你现在差人去把潜邸打扫一番,父皇允本宫出宫抚民。”
李守忠闻言心里叫苦不叠,信王府已经十来年没人居住了,今日收拾明日就要入驻,恐怕来不及。
看著李守忠苦著脸,朱慈烺脸色一沉质问道:
“有问题吗?”
李守忠见朱慈烺脸有慍色,急忙跪地叩首道:
“小爷,非奴婢等不尽心,只是潜邸空置多年,一时半会恐怕整备不好。”
“你只要先把寢殿打扫出来,其他地方著內官监、工部协同整备,如果明日还没有收拾出来,本宫可听说你有一套私宅。”
李守忠心中惊惧不已,按祖制,宦官是禁止置办私宅的,可是两百多年过去了,规矩早就形同虚设,那些大太监哪一个没有自己的宅院?有些甚至妻妾成群,豢养家奴,儼然一副富家翁的做派。
要是太子真要揪住不放,自己丟了典璽官是小,怕是会直接杖毙了自己,李守忠只能颤颤巍巍的道:
“是,奴婢遵旨。”
李守忠领了旨意,正准备出门差些宫人去潜邸,却又被朱慈烺叫住:
“对了,把今日文书房誊抄的奏本拿过来,本宫要看。”
朱慈烺看著李守忠退出去的身影陷入沉思,他穿越之前並不是什么歷史专家,也不是什么工科大佬,而是一个仅看过一些歷史科普的普通人而已。他只知道明末大致的歷史走向,但很多事情他必须要通过如今塘报、奏疏来一点点的拼凑、分析。
这十四年来他一直活的如履薄冰,初登大宝时崇禎尚且还行,但是到了崇禎十年后天下局势越来越糜烂,导致崇禎整个人几乎陷入极度的焦虑和绝望中,特別是洪承畴降清之后,崇禎对於外臣也越发苛责和不信任,甚至对於他这个亲生儿子也开始產生猜忌。
早期朱慈烺还想著用后世知道的一些歷史知识来提醒崇禎,几次之后却得了崇禎一句“哥儿孩子家懂得甚事?”的考语。此后他的心也渐渐凉了下去,他开始沉默不再去试图劝说崇禎,每天按著东宫礼制,机械的履行太子职责,在这红墙黄瓦之中朱慈烺仿佛置身於一张张铁丝网中,他越挣扎铁丝就陷得越深,皮开肉绽。
就在朱慈烺发呆这一会,一个小宫人走了进来行礼道:
“殿下,时辰到了,该移驾文华殿听讲了。”
朱慈烺回过神来,点了点头,整了整衣冠,便隨著小宫人往文华殿而去。
文华殿內,今日讲官是东宫左庶子吴伟业。他旁边还有东宫伴读太监丘致中正在整理书卷,见太子入內,两位急忙行礼道:
“臣参见殿下,奴婢参见小爷。”
朱慈烺点了点头道:
“先生,开始吧。”
吴伟业点了点头道:
“今日臣讲的是《尚书·汤誓》。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
就在吴伟业要继续讲的时候。
朱慈烺打断道:
“先生,时日曷丧这一句,夏桀暴虐,民怨沸腾,若以今日观之,当如何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