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粥要插筷子不倒,毛巾裹著不渗(2/2)
贾府內。
周瑞家的最近可谓是春风得意。
借著太太的威风和贾府的势力,她手下放利子的事儿,愈发顺利,这利钱一来一回,
周瑞家的没少往自己腰包里倒腾银钱。
且她最近在赌桌上时运不济,手气儿有点背,因著手头紧,周瑞家的又寻了个赚钱的法子。
京畿城外那么多的流民,有的是那些个为了一口吃食,便卖儿卖女的贫苦百姓。
周瑞家乃是家生子,於是就因著身份的便利,给各家牵桥搭线,当上了半个人牙子,
其中的润手银钱,更是拿到手软。
如此一来,周瑞家手中有银钱,心也就养大了,以至於平日里的穿著上,也精细富贵了许多。
乍一眼看去,竟不似寻常府里头的婆子,倒像是小官家的妇人,硬生生因著打扮体面,生出几分气势来。
就连今日来到后罩院送月例银子的时候,周瑞家的看到了赵姨娘一身半旧不新的衣裳,就划过一抹笑意,只是转瞬,面上又露出笑吟吟的模样来:
“姨奶奶这是绣呢?这又是点灯熬油的,又是费劲力气的,何苦来哉?不若买了成衣,穿在身上,也省得费这些功夫”
赵姨娘看了一眼周瑞家的,有些讶异,以往周瑞家的跟在太太身边,架子摆的高,但到底没有这么豪横。
再打眼一看周瑞家身上的打扮,赵姨娘就皮笑肉不笑地开口了:
“周姐姐这是打哪来的富贵,这通身的气派竟不似太太身边的下人,倒衬得我这个姨娘上不得台面了。”
“周姐姐若是有银钱生银钱的法子,也好叫我知晓知晓,手头总算是能够鬆动些。”
周瑞家的一听到这话,虽然还是否认了,但脸上的得意之情,却几乎要从眉眼中溢出。
只等她送完份例后,赵姨娘看到周瑞家的走远了,这才往地上“怀”了好几口,冷笑一声:
“当真是得了志的猫儿,便把自己当做是老虎了。兜里的银钱再多些,谁知道她周瑞家的会不会连姓甚名谁都忘记”
贾环瞧著赵姨娘,见她人前人后,还有两副面孔,就忍不住玩笑:
“姨娘若是喜欢,用上几支金釵,那也是使得的。”
赵姨娘听到这话后,却嘴一撇,满脸不在意:
“我自是不缺银钱,还需要跟她计较什么?我的儿隨手给我的银票,那都够我添置好些金银物件,何苦跟她一般见识?”
“且咱又不像是太太,有得力的娘家,又是正头的夫人,自己有什么进项,藏著掖著还来不及,怎么就会傻到给旁人看自个儿的家底?”
贾环便给姨娘倒了杯茶:
“姨娘英明!”
赵姨娘笑得不行,也接过茶壶,给儿子斟了一杯:
“我的儿读书也辛苦了。这杭白菊加上枸杞,最是能够清心明目。下回去学堂的时候,让香菱那丫头帮你添置,学得劳累时,也好饮上几杯,去去肝火。”
*
且说这日。
京畿周遭流民四溢。
贾环能够知晓此事,自然也瞒不过朝堂上袞袞诸公,乃至当今的圣上。
是故今日上朝,就说起了有关河北直隶灾民流离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