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星载原子钟,买GPS的同款!(2/2)
“嗯,还是说说咱们目前面临的问题吧。”
“接下来,就是卫星的设计和制造了,这方面,咱们航天系有一定的经验,但是,也有很多缺陷,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星载原子钟。”
对卫星导航系统来说,定位精度多高,就看原子钟的授时精度有多高!
再看看咱们东方,先不用说精度了,这星载原子钟,压根就没有啊!
想要计时,就得有准确的衡量时间的方式,早期,惠更斯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于是做出来了摆钟,前些年,发现了石英晶振的等时性,做出来了石英钟,把钟表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对普通人来说,一个星期慢一两分钟的石英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对航天来说,这个误差就非常大了,航天需求的钟表,最好上亿年的误差也不过一秒。
普通的装置是不好用的,好在,人来已经发现了原子核的内部结构,在1945年,磁共振技术运用到了钟表的计量之中,原子钟的研发序幕就此拉开。
1948年,美国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原子钟,1967年,国际度量大会正式重新对时间进行定义:铯13原子振荡9192631770次为1秒。
在这个领域里,东方也没有落下,五十年代,东方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专家,就开始了原子钟的研究,利用氨分子的磁共振制造了东方第一台原子钟。
六十年代,东方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魔都光学仪器厂联合研制成功了东方第一台铯原子钟。七十年代之后,为了满足远望号测量船,又研制了铷原子钟。
但是,这些统统都是地面使用的,动辄就需要占据一个房间的大小,这种原子钟,注定是无法用在卫星上的。
在星载原子钟的领域里,东方的技术还是空白的!
“这个原子钟,我们可以找核物理专业的师生们来研究,不过,从技术原理开始研发,到最后研制成功,恐怕……至少也需要五年的时间,还需要大量的研发经费。”王教授说道:“这样的话……”
这样赶不上趟啊!己方预计,两三年的时间就可以把卫星研制出来,但是,上面配套的原子钟,却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而且,这还是理想的情况下,万一遇到了无法攻克的技术难关,时间可能还会延长,到时候,北斗一代就会被拖累啊。
秦亮点头,刚刚想要说什么,电话铃就响了。
“喂,没错,秦亮同学是在我这里,什么?有外国人要见他?先让外国人等着,秦亮同学在和我们商量很重要的事情!什么?杰拉德-奥尼尔?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吗?好,好,知道了。”
放下电话,王教授神情复杂:“秦亮同学,杰拉德-奥尼尔,是普林斯顿著名教授,在航天领域里有很多全新的见解,比如说,在太空城的项目上,很多人都以为旋转的大环是最好的方案,他却提出来了圆柱体的方案,他……”
“那就请他一起过来吧。”秦亮说道:“我也想要听一听,这位老教授的来意是什么。”
“好。”王教授很兴奋。
十几分钟后,奥尼尔教授带着几名学生,走进了会议室,他先看了一眼王教授,然后,就望向了秦亮。
“你就是秦亮先生?”
“您知道我?”
“没错,当然知道,秦亮先生,在美国科学界,大家伙都对你很好奇,不知道你那些新奇的想法,究竟是怎么来的……”
“咳咳,我不过是个普通人。”秦亮说道:“我们西工大的研发成果,都是西工大的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您带着学生,远道而来,恐怕不是为了恭维我的吧?有什么来意,请尽管说。”
“我看到你们西工大航天系的sci论文,你们的北斗导航系统,现在还停留在理论上吗?”
这家伙,居然是为了这个来的?
王教授神情复杂,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后悔,因为自己发表论文,把美国的教授给吸引来了!
“目前的确停留在理论上。”
“为什么?我看论文,你们是在切实地搞研究,一定是为了把这个项目推进到实用化的程度的吧?而且,对你们东方来说,这应该是最合适的卫星导航系统了!”
“因为我们缺乏相关技术。”
“什么技术?”
“星载原子钟。”
这个没什么丢人的,以前发射的卫星都不需要,自然也就没有研发的必要了,东方的科研模式,一向都是需要什么才会研发什么,也不用藏着掖着,美国佬肯定也知道。
“目前,我们正计划和我们西工大的核物理专业协商,先研制星载原子钟,等这个技术突破了,我们才会考虑正式研发这款导航卫星,您既然是这方面的专家,那应该就知道这东西对卫星导航系统来说有多重要吧?”
“没错,这个很重要!不过……你们从零开始研发,需要的时间太长,我可以帮忙,从美国给你们协调两台星载原子钟过来!”
王教授瞬间就睁大了眼睛。
买?
如果买的话,那这个问题就能瞬间解决了!北斗导航卫星就能正式启动研发,三年内,肯定能组网,提供服务!
只是……
他也知道,秦亮从来都不推荐买的,毕竟,买别人的,就无可避免地受到别人的制约,这种受制于人的感觉,不是西工大想要的,所以……
果然,秦亮摇头了。
“我们不想买,一方面,我们买不到最先进的原子钟,我们不想要落后的,另一方面,就算是能买到先进的,生产商也会狮子大开口,有同样的资金,我们还不如自己研发,这样不过就是时间长一些而已……”
历史上,北斗一代的两台星载原子钟,就是买回来的,精度不高,所以北斗一代的导航精度,只能是百米级别的,而到了北斗二代,想要继续买的时候,对方就不卖了,就是想要用这种方式来制约东方在导航系统上的进步!
所以,秦亮并不看好外购,但是……现在眼前这个家伙,显然对双星定位充满好奇,如果他能帮忙的话,那就不一样了,这番话,就是说给对方的听的,希望他能听出来自己的意思吧。
奥尼尔教授没有丝毫的犹豫。
“霍尔特伦公司的原子钟研发总工程师,就是从我们普林斯顿大学出去的,曾经是我的学生。”奥尼尔教授说道:“你们要原子钟的话,我可以帮忙联系,而且,我还会让他给出最优惠的报价来!”
这老兄,还真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啊。
“您……有什么要求?”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老兄帮忙协调,有什么想法?要获取咱们北斗的秘密,那可不行!
“我的要求就是,希望你们能尽快完成这种导航系统的研发,让全世界都看到,航天系统,不一定是高投入的,还可以是低成本的,这样,我们会离人类大规模进入太空就更近一些。”
这老兄……还是这么纯粹的一个人?
ps:圆柱形太空城内部,以及我国早期地面的原子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