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1978从长影厂开始 > 第121章 一鱼多吃

第121章 一鱼多吃(2/2)

目录
好书推荐: 斗罗绝世:只会炸环的我全是操作 专业带飞,兼职网恋[全息] 截教首徒,一剑压洪荒 我被困在了末日 重生七零:前夫假死我改嫁,他急了 当万人迷拿成万人嫌剧本(万人迷np) 琳琅姝色/表哥恶我 美人难驯:世子的高枝不想攀 温稳(伪叔侄NP) 我对怪物的引力超绝

但李子成现在可是当下最出名的作家,《闯关东》的加持下收穫都卖出五百多万份了最重要的是,最上面都发话了,举国上下都在学习《闯关东》精神。

一句话,李子成红的发紫。

如果燕京文艺的稿费不能令他满意,他也不是没有去处。

谁都相信,只要李子成走出这个门,人民文学、当代、十月能为了抢人打起来。

燕京文艺到底和人家差点档次,要想留住稿子,就得大出血。

改稿补贴,就是能够做文章的地方。

“一天补贴两块钱,我们给你算两个月的补贴,如何?”

李子成忙道:“两个月得按三十一天算。”

“嘿,你是真算计到家了矣。”

一群人对他唾弃不已,就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最终,双方达成了协议。

燕京文艺以千字三元的最高標准,外加两个月的改稿补贴,获得了李子成的两份稿子李子成一边往外掏稿子,一边丑话说在前头。

“事先声明啊,我这段时间忙的很,改稿是不可能改稿的。如果你们觉著稿子有问题,就派人来找我。我说,你们负责动笔。”

关於他的行程,燕京文艺这边门清。

“放心吧,您贵人事忙,我们担待著就是了。”

无论是《伐木人》的研討会,还是文代会,那都是头等大事。

燕京文艺可不敢在这些事上耽误李子成,否则非得吃不了兜著走。

即便是中戏的报导,那也关係到李子成的人生大事,排在改稿前面的。

说一千、到一万,先看稿子先。

两份稿子拿出来,瞬间被编辑们瓜分。

张德寧作为负责编辑,有优先权,抢到了一份稿子。

《风声》的標题,让她感受到了不一般的气韵。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很快就被震动。

这居然是一篇谍战小说。

在新中国的文学史上,谍战小说算是一个大的分类,也一直颇受欢迎。

见李子成写了这么一部作品,张德寧不禁有些担心。

他年纪轻轻,真能驾驭这种题材吗?

之所以將《风声》文学化,是李子成的无奈之举。

他的事太多,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写书,尤其是写长篇。

思来想去,乾脆就將剧本给改成小说,好给张德寧交差。

好吧,他其实是为了一鱼两吃。

虽然上影厂给的剧本费挺不错的,但能再赚一份稿费,何乐而不为?

李青泉作为主编,不用抢,也拿到了第二份稿子。

第二部作品,就是李子成新写出来的。

而书名第一时间就吸引了李青泉,甚至思索了一会儿才明白其中的意思。

《额尔古纳河右岸》

原本是美女作家迟子建的作品,获得过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也是一部讲述东北大地故事的长篇小说。

借著曾经在小兴安岭林场知青和拍戏的经歷,李子成写出这样的作品,十分贴合自己的身份。

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著一支数百年前从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和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

他们信奉原始的宗教,驾驭驯鹿,追隨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艰辛非常,人口渐渐缩减。

在自然的伤害、外敌的入侵、时代的浪潮和文明的侵扰下,他们顽强不屈,为了命运殊死抗爭,但是在歷史的大潮下又无能为力。

一代又一代的爱恨情仇,一代又一代的独特民风,一代又一代的生死传奇,都將弱小民族的顽强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彰显无疑。

字里行间渐渐铺陈开来的域外风貌,更是令人仿佛走进了童话世界。

李青泉仅仅看了一个开头,就意识到了这篇小说的价值。

这在当下,绝对是绝无仅有的风格。

作家通过笔端,將视野凝聚於一域,注重突出乡野的色彩。

或许会因为地域性,让许多不是东北的读者有些摸不著头脑,不了解许多风俗人文。

但也能够开拓读者的视野,认识到更多的不同。

燕京文艺的编辑们,此时此刻比幼儿园的小朋友还要乖巧。

他们分成两组,一组跟著张德寧,一组跟著李青泉。等两人看完一页,他们就传读一页,速度倒也不慢。

读个几千字,大家就有了基准的判断。

“虽然是谍战小说,但內容、风格、构架、技法全都是上乘之作,颇有悬疑色彩,远超同类作品。”

“这篇也不差,古朴自然,真实强烈,还带著对少数族群的关怀,还能让人领略原始风貌。”

两边的人各自阐述,一时难以抉择。

最终,李青泉找上了李子成,

“成子,你觉著,这两篇文章哪个放在头版更好?”

眾目之下,李子成撇撇嘴。

“隨便啦,反正放在头版你们也不多给稿费。”

“嘿,这孙贼是死认钱呢。”

眾人笑骂一片,拿他的混不客也是没招。

目录
新书推荐: 无敌特警横扫三国 戏闹初唐 皇恩荡漾 大明钉子户 大腕崛起 第三次机遇 宋时行 狮子与兔(BDSM) 土匪营 庄主有毒之神医仙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