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朱元璋:这个穿越者真敢说啊! > 第60章 皇帝亲临!李善长绝望!

第60章 皇帝亲临!李善长绝望!(1/2)

目录
好书推荐: 浴缸通古今,我和女帝做交易 抱歉,有灵石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开局被退婚,我反手娶你全宗! 直播算命太准全网一起吃瓜 苟命魔门:我靠氪命成大佬! 未婚妻出轨后,我和冰山女总裁领证了 视死如归的我越变越强 大唐傻王逆天罡 炼仙鼎 大魏女仵作

金陵城门口,朱標望著皇帝龙輦与浩浩荡荡的仪仗队渐行渐远,不由得幽幽嘆息:

“真不知此次又会生出何等风波……”

话音未落,他神色凝重地喃喃自语:“另外,老四到底寻到了没有……”

“父皇也真是的,竟然將孤留下。孤心急如焚,恨不得即刻知晓老四的安危!”

这个时空的朱標,虽因陈锋的话语对朱棣存了几分戒备,然而朱棣毕竟未曾造他的反,且二人自幼手足情深,朱標一手將朱棣带大,兄弟情谊深厚。

所以,当听闻朱棣失踪的消息,朱標满心忧惧。

若不是朱元璋极力阻拦,他早已亲自奔赴凤阳,探寻朱棣的踪跡。

如今被困京城苦等消息,这份煎熬让他度日如年。

十多天过去了,朱棣依旧杳无音信。

朱標不敢细想,若是弟弟遭遇不测,自己该如何承受这般沉重的打击!

一旁的陈锋同样负手而立,望著朱元璋离去的车队。

闻言扭头见朱標满脸忧色,略作思忖,出言宽慰道:“太子殿下不必过分忧心燕王殿下的安危。”

“嗯?”朱標闻声转头,眼中满是疑惑,“此话怎讲?”

陈锋神色略显古怪,自问自答道:“太子殿下可还记得,在其他时空,燕王朱棣最终成就了何等伟业?

他可是成为了名震千古的永乐大帝,天生气运非凡,堪称气运之子,又怎会轻易折损於此!”

“虽说这个时空变数颇多,但燕王殿下气运绵长,想来在凤阳定能逢凶化吉……”

陈锋其实並不清楚,在正史记载中,朱棣是否曾在凤阳有过这般失踪的经歷。

可他转念一想,在其他时空,朱棣歷经无数艰难险阻,就连惨烈的靖难之役都能安然度过,眼前这点波折,又算得了什么!

想要取朱棣性命,除非另一位位面之子刘秀亲临,否则凤阳那些人,根本难以得逞!

这便是陈锋安慰朱標的底气所在。

朱標先是一愣,隨即眼前一亮,连连点头:“不错!老四身负九五至尊命格,气运昌盛,定能平安无事!”

“就像父皇,一生歷经无数生死危机,却都能化险为夷,最终登上皇位,成为有史以来出身最为低微的开国皇帝。”

“陈锋,你所言极是,老四定会安然归来。”

说到此处,朱標像是在给自己打气,语气坚定。

陈锋微笑著轻轻頷首。

朱標这才稍稍放鬆下来。

目送朱元璋的仪仗彻底消失在视野尽头,朱標又深吸一口气,轻声问道:“陈锋,那日你与父皇究竟谈了何事?为何父皇会决定提前起程?难道仅仅是因为老四失踪一事?”

此言一出,陈锋古怪地瞥了朱標一眼。

心中暗想,刚刚还为朱棣的安危忧心忡忡,这会儿却说出“就因老四之事”这般话来?

朱標似是察觉到陈锋眼神中的异样,轻咳一声,解释道:“孤並非此意,只是想问,除了老四的事,是否还有其他变故发生?”

说罢,他自问自答道:“定然还有隱情!否则父皇不会如此大动干戈。不仅紧急召见徐达、汤和、李文忠等亲信重臣,还命五军都督府交出兵符;更將巢湖、鄱阳湖等地水师悉数调往淮河,又让各勛贵將子嗣送入大本堂……父皇究竟在防备何人?到底要做何事?”

朱標聪慧过人,早已察觉到诸多异常。

朱元璋和陈锋刻意隱瞒,担心他难以承受,可这並非朱標所愿。

他不愿做个被蒙在鼓里的糊涂人,待到事情发生,却无能为力、无法参与。

陈锋再次看向朱標,见他神色坚决,心中明白他的想法。

稍作沉吟,陈锋决定不再隱瞒。

反正朱元璋已经起程,凤阳局势大局已定,即便朱標知晓真相,也无力改变什么。

於是,陈锋直言:“陛下放弃迁都凤阳中都了!”

“什么?!”朱標大惊失色,满脸不可置信。

迁都凤阳乃是洪武二年便定下的国策,如今中都皇城即將竣工,父皇竟要放弃,这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震惊过后,朱標急忙拉住陈锋,追问道:“为何?究竟是何缘由?”

陈锋隨即將铁鉉上奏的摺子內容,一五一十地告知朱標。

原来,淮西勛贵在凤阳肆意妄为,恶行累累:他们欺压百姓,强占田亩;豢养奴僕,凌辱良善;隨意打杀乡里老人,勾结地方官员,阻拦百姓上京告状;甚至畜养童奴取乐,衣食住行僭越礼制。

在他们的残暴统治下,凤阳儼然成为人间炼狱,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流离失所,田地荒芜,人丁锐减……

朱標听完,呆立许久,可却面色平静,看不出丝毫情绪波动。

这反倒让已经做好搀扶准备的陈锋颇为意外,心中暗自讚嘆:不愧是史上第一太子,竟有如此定力,听闻这般恶行,还能保持镇定!

然而,就在陈锋心中感慨之时,朱標突然泪如雨下,满脸悲戚,哽咽难言。

陈锋目瞪口呆,没想到太子如此重情重义,虽是男儿,眼泪却也这般柔软,当真是性情中人!

不像老朱,怒是真怒极了,但却没掉落一颗眼泪…

比起早已心如铁石的朱元璋,朱標显得格外仁慈善良。

他大概是在为凤阳百姓的悲惨遭遇痛心疾首,为朱家给百姓带来的苦难深感愧疚自责。

陈锋上前,轻轻拍了拍朱標的肩膀,劝慰道:“太子殿下不必过於悲伤。此事非你之过,也不能归咎於陛下。

『屠龙者终成恶龙』,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这是歷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与其在此哀伤,不如儘早谋划。待陛下肃清凤阳的黑暗势力后,全力恢復当地民生经济,弥补百姓伤痛,重新贏回民心。”

“唯有如此,才能彻底消除『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首鼓词的负面影响,让朱家再度成为凤阳百姓的骄傲!”

朱標向来从善如流,闻言用衣袖擦乾眼泪,目光坚定地看向陈锋:“你说得对!孤不该一味沉浸在悲伤之中,自怨自艾对凤阳百姓毫无益处。既然江山由朱家执掌,百姓因朱家受苦,自然该由我朱家人来弥补过错!”

说罢,朱標挺直脊背,紧紧握住陈锋的手,语气郑重,虽还带著些许鼻音,却难掩决心:“辅宸,助孤完成此愿!”

陈锋微笑著点头:“荣幸之至!”

朱標爽朗大笑:“好!有辅宸相助,何愁大明不能兴盛!”

朱標这一番情绪起伏,引得周围送行的官员纷纷侧目。

他们满脸诧异,心中暗自揣测:这位陈侯究竟与太子殿下说了什么,竟让太子殿下一会儿落泪,一会儿又开怀大笑,实在令人费解!

朱標却顾不得旁人目光,拉著陈锋便往回走:“走!回宫!”

眾人即刻调转方向,后队变前队,浩浩荡荡返回皇宫。

如今的朝廷,由太子朱標主政,陈锋辅佐,朝中大小事务,皆需二人共同批阅才能施行。

这倒让百官提前体验到新君登基后的情形。

不得不说,这样的局面让百官颇为满意。

朱標仁慈宽厚,善於纳諫,对官员敬重有加;

陈锋虽要求严格,却为人隨和,从不苛责下属,甚至曾多次为百官仗义执言。

百官將他视为昔日的贤相,对他敬重有加。

在二人的治理下,朝中事务井井有条,平稳过渡,未起丝毫波澜。

一时间,朝中甚至有小官小吏暗自思忖:若是太子早日登基,洪武皇帝退位为太上皇,那该多好!

当然,这也只是少数人的想法。

真正位高权重的官员,绝不敢有此念头。

他们深知,如今朝廷之所以能在朱元璋离京后依旧安稳,全因陛下余威尚在。

眾人畏惧陛下,不敢轻举妄动。

一旦朱元璋退位,朱標登基,以当前局势来看,必將引发一场轩然大波,单是淮西勛贵,就不知会闹出多少事端!

不过,眾人也不得不承认,朱標与陈锋配合默契,堪称圣君贤臣的典范。

就连诚意伯刘伯温都感慨:“陛下、太子殿下、陈侯,三位一体,同心协力开创盛世,实乃天下百姓之福!”

刘伯温对此感触颇深。

在陈锋出现之前,朱元璋对他多有猜忌打压;待陈锋取代胡惟庸后,不知为何,朱元璋对他的针对渐渐消失。

这让本应在今年年初离世的刘伯温,至今依旧安然无恙。

也正因如此,刘伯温越发低调,几乎断绝与他人往来。

胡惟庸倒台后,淮西党的势力大减,也不再对他穷追猛打。

如今淮西党最记恨之人,非陈锋莫属。

可以说,陈锋无意间为刘伯温挡下了诸多明枪暗箭。

或许陈锋並未察觉,但心思敏锐的刘伯温却洞若观火,心中既惭愧又感激。

在陈锋上位前,刘伯温已察觉到重重危机,朱元璋与胡惟庸似乎都准备对他动手。

就在他以为大难临头时,准备好承受暴风雨的前一刻陈锋的出现,竟让这场危机悄然化解。

望著蒸蒸日上的朝廷,刘伯温欣慰一笑。

陈锋的出现,不知平息了多少朝堂中明爭暗斗,让新生的大明王朝得以蓬勃发展,欣欣向荣。

他不再多言,只是默默观望,静看这盛世画卷徐徐展开。

与此同时,不同於刘伯温那平静心绪的是京城之中的各勛贵,此时的各勛贵府邸却是人心惶惶。

朱元璋此次气势汹汹奔赴凤阳,让他们心中警铃大作,不祥的预感愈发强烈。

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还有潁川侯傅友德、长兴侯耿炳文、甚至宋国公冯胜等淮西勛贵,皆坐立不安。

他们自家事自家明白,心中清楚,他们在凤阳所犯下的恶行,虽大多由族中子弟所为,但自己作为宗族之首,默许纵容,同样难辞其咎。

以往,凤阳知府是他们的人,沿途官员也被他们收买。

每年,他们还威逼利诱一批百姓进京,在朱元璋面前粉饰太平,因此恶行一直未被揭穿。

可如今,朱元璋二话不说,先解除他们的兵权,又將他们的子嗣扣作质子,自己更是亲自前往凤阳。

种种跡象表明,他们在凤阳的罪行已然败露,被陛下知晓!

一时间,这群淮西勛贵心惊胆战,不知等待他们的將是怎样的雷霆之怒。

被软禁在府中的他们,整日愁眉不展,这种如待宰羔羊般,等待惩罚降临的日子,实在难熬。

此次又不知会面临什么雷霆暴雨…此次过后,淮西勛贵还存在吗?

而此时位於凤阳的勛贵及其族人,处境更是艰难。

燕王朱棣获救后,凤阳知府铁鉉手持皇帝钦命令牌,迅速接管各地卫所军,將各勛贵府邸团团围住,严禁任何人出入,就连韩国公李善长的府邸也未能倖免。

起初,李善长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只当是铁鉉狗急跳墙。

他可是韩国公李善长,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战,为大明开国立下汗马功劳,朝中桃李满天下,区区一个知府,何足畏惧!

即便铁鉉深受皇帝信任,又能如何?

放眼整个大明,除了朱元璋,谁还敢动他?

就算是太子朱標、陈侯陈锋,也得敬他三分!

因此,即便府邸被围,李善长依旧神態自若。

然而,隨著时间推移,他再也淡定不起来。

先是弟弟李善信被抓,紧接著,皇城工地也被铁鉉封锁清查。

这下,李善长彻底变了脸色。

他拄著拐杖,来到府外,用力敲打大门。

待守军將领注意到他,便沉下脸道:“转告铁鉉,其他事本公都可应允,但皇宫建设绝不能停!耽误了工期,他一个小小知府,担待不起…”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一声尖细的公鸭嗓:“陛下驾到!”

李善长一愣,脸色瞬间骤变。

他心中惊悚:陛下为何会突然出现在凤阳?

一场风暴,似乎即將席捲而来……

……

“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

李善长在剎那间的惊悚过后,迅速回神,屈身郑重下拜。

隨著他的动作,周围的將士们纷纷跟隨跪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狮子与兔(BDSM) 大明钉子户 第三次机遇 戏闹初唐 大腕崛起 庄主有毒之神医仙妻 土匪营 宋时行 无敌特警横扫三国 皇恩荡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