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朱允熥大仇得报,遭疯狂打压(2/2)
三日后,周清在三法司会审中判定,吕氏谋害太子妃常氏罪名成立,又在监管皇太孙时有疏忽大意之职,两罪並罚,当处死刑。
朱元璋阅毕,良久无语。
隨后,金丽渊携毒酒往詔狱。
次日,詔狱传出消息,吕氏暴卒。
朱允熥得知吕氏死讯,於郡王府中,摆香沐告,为母妃常氏、兄长朱雄英祭祀,以告慰两人在天之灵。
这一仗,他终於贏了。
.....
朱允熥为母復仇之事,很快就引发轩然大波,弹劾朱允熥的奏章如雪片般飞入京城。
文官集团群起攻之,大有不除朱允熥誓不罢休之势。
显然,朱允熥的所作所为,让文官集团再也按耐不住,愤怒之极。
他们开始运用舆论的力量,对朱允熥进行疯狂打压,大有朱允熥不除,国家不寧的势头。
坤寧宫內。
长公主朱镜静跪伏於地,素衣素釵,面容哀戚。
“父皇,允熥年少气盛,虽言行失当,终究是朱家血脉...他母妃早逝,如今查明真凶,一时激愤...!”
她声音哽咽,眼眶红肿,流露出乞求之情。
朱允熥大闹朝堂。
很快就在宫里传开。
朱镜静心急如焚。
要是朱允熥被老朱罢黜,李善长想要平反,再无一丝可能。
朱元璋冷著脸,手中茶盏重重一搁:
“镜静,你可知他在朝堂上如何放肆?当著百官的面顶撞朕,还拿剥皮填草来讽刺朕!此等逆孙,不严惩何以正纲常?”
当著文武百官的面,朱元璋没有拿朱允熥怎么样?
但並不代表,他心里就没有火气。
朱镜静抬起泪眼:
“父皇,允熥自幼与雄英最亲,雄英夭折后,他性子便愈发孤僻。此番衝动施为,乃是真情流露,这才是真性情。”
说到此处,朱镜静膝行两步,捧出一方陈旧字贴:
“这是雄英八岁那年,与允熥一同写给父皇的祝寿词……父皇您看,这歪歪扭扭的字体,是允熥亲书……。”
朱元璋接过字贴,盯著“皇爷爷安康”这五个稚拙大字,神色渐缓。
良久,老朱闭了闭眼:
“镜静,你去告诉允熥,下不为例。”
朱镜静刚要叩谢,却听朱元璋又森然道:
“但是,等到了年底,满十六岁,允熥必须去杭州就藩,不仅是他,韩王、寧王那们几个,也要就藩,不能留在京城。”
“儿臣……代允熥谢父皇开恩。”
殿外惊雷炸响,照亮了朱镜静惨白的脸。
在这一场储君之爭中,朱允熥因刚烈性格得罪满朝文官,更被冠以残暴之名。
朱元璋心里,显然已將朱允熥排除出了储君人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