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爸陪你(上、下)(1/2)
2019/01/0922:16
实话说,我已经忘了小学时代的事情了,清晰记得的就那么几件大事。零零散散的小事儿太多,却都被蒙上了一层灰,擦不掉看不清,这里也不用讲。
入学当天,望着人生面不熟的同学董璇因为月份小我一级,我们都是羞于开口的。
不过一旦热络起来简直是相见恨晚,离开家的不舍瞬间被抛在脑后,大概这就是小孩子的天性,我也一样。
我爸对我说的那番话无不影响着我,比如当我旁边的人主动同我说话,我礼貌地回复了他。
当天回了公寓,房东把手机递过来说有我爸的电话。
我很意外,没想到他会来电。我捧着手机高兴地喊:“爸爸!”
他只问了问我晚上吃饱了没有,和同学相处的怎么样,习不习惯……
如果他一开始就给一颗糖,那日后我会更贪婪。尝过了糖的甜又怎能忍受苦涩,小学生发言?尚且不算,只是因为我不想承受而已。
不过谁让我懂事,我爸能牵挂着我便是好的。
同屋的其他人嘲笑我没长大,还要和爸爸通话,不知羞。
他们仨都年长于我,我想我没有慕强心理崇拜我爸,这点除外。不管他们如何显示自己是高年级的“大哥”,或是作为老主顾长居于此,我都不明白显摆自己有什么意思?
我性格乖张,大概从这里就能看出些苗头。
刚放下电话的我心情尚且不错,但还是装样子道:“我跟你们分零食呀?不要嘲笑我好不好?我爸爸说要和你们好好相处的。”我真的虚伪,确实是装的
他们应该是看我性格软,长相柔和不具有攻击性?对我的态度温和了许多。我将一书包的零食倒在桌子上,让他们随便吃,便不再有我的事了。
我看看啊,有什么呢,五角钱一袋儿的掌心脆干吃面,辣条,果冻,大大泡泡糖这是家乡小卖部特有的,还有廉价的巧克力……
不消一张五元的人民币便解决了这麻烦的问题,我寻思着往后需不需要多跟我爸要一点钱啊。
A说:“尚芮你爸这么亲你?”
B说:“这个干脆面我妈都不让我吃,也不给我零钱。”
C说:“谢谢你让我们吃你的零食,我们以后分你点儿!”
我心不在焉,有一搭没一搭地回话,最后真心实意地道了句:“只要我们好好相处就行,哥哥们不用想着我。”
我很少叫谁哥哥,我指的叠词,倒是想起了《葫芦小金刚》里的蝴蝶精叫的那句“小哥哥”。
原谅我实在懒得给他们起名字,只是过客而已。
人间戏剧有矛盾,有冲突,人们的性格迥然不同,境遇各异。上帝深谙此理,所以人间精彩纷呈。
因为我是走读生,在班里没有关系要好的在校生朋友。每天放学后就在校门口等房东,大概率会碰见ABC。
男孩子之间好像永远流行着认谁作小弟或者拜谁当大哥的游戏,我也深受荼毒。
ABC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关于我是谁的小弟的争夺战,我只是作为他们的小弟,像商品一样,可笑至极。
我不屑一顾,要不是贪图这里的食宿条件,谁愿意在这里待着?
他们相持不下,于是让我表态。这不纯粹一个大火坑吗?
我说:“傻X吧,我是我爸家的,争个屁啊!好好相处不行么?”
第一次当着他们的面骂脏话,我想效果是出奇的好。他们再没说过我是谁的小弟,只是开始正大光明地说我的坏话了。
一拳打在棉花上。哈,所谓祸福相依,便是这个道理吧。至少我不必和他们周旋,听他们像个傻子一样逼逼赖赖,于我而言便是善。
他们和宋洋一样,没意思极了。
我不愿搭理他们,时不时地会想起我爸说的那句“是不是应该学着坚强点?”
那时候,可笑的我居然把忽视这些谩骂作为变得坚强的必经之路事实却是他们甚至不配作为这条道路上的一颗小石头蛋儿,我只是不乐意浪费时间在他们身上。
待宰的羔羊不会反抗,屠夫只会变本加厉地虐杀。
终于他们不再对我指指点点,只是有我在的地方相当安静,那叫什么,“沉默地孤立”。
这种不同于校园霸凌当时同样不了解这些,但也并非不痛不痒的。
我想我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慢慢地,我更喜欢一个人呆着。
设身处地的感觉早已忘却,至少没造成创伤,还算正常。
这游戏没持续多长时间便结束了,生活依然如故。
学校为重新振兴,是刚开始扩招的。教学资源只是略微丰富一些,一样的数学和语文。不过新增加了英语、美术和体育,却都是语文老师教授。
没过多久我便觉得无聊,唯一期待的就是星期天。因为能见到我爸,他会带我去狂商场,买好吃的零嘴。
他有时候会带我回趟老家,能见上董璇一面。我并不期待能见到我妈,关于她,三言两语说不透,慢慢来吧。
时间慢吞吞地走过。
我升入四年级,同往常一样,每天都在重复一样的路线,听一样的课,见一样的人。
不同的是,我爸周末来接我的时间一次比一次迟,我们相处的时间在不断缩短,他接电话的次数愈加频繁,晚归更加常见。
家长和小孩子沟通是比较困难的,吵架频发。经验总结,归根结底在于双方表达不完全,信息不对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